為深入了解《民法典》出臺的重大意義,學習《民法典》相關知識,提升全省貿促系統依法履職能力,8月28日,山東省貿促會舉辦《民法典》專題講座暨道德講堂。本次講座邀請了省直律師民法典宣講團史玉明律師前來授課,采取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,來自全省貿促系統、外經貿企業等40家機構約100人參加了培訓。
山東省貿促會賀忠軍副會長為本次活動致辭。他指出,《民法典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“法典”命名的法律,是一部固根本、穩預期、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,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。全省貿促系統要提高政治站位,充分認識學習宣傳《民法典》的重大意義,不斷提升貿促系統依法履職、依法辦事能力,在為我省企業提供專業化、精細化、國際化涉外商事法律服務的過程中注入強勁的法治力量、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、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。
史玉明律師針對《民法典》出臺后的新規定、新思想、新概念,從《民法典》的概述、自貿區制度概況以及《民法典和自貿區制度關系》三個角度詳細闡釋了《民法典》的重要條款和國際背景下我國面臨的重大機遇及挑戰。史律師不僅從凱爾森、哈特、德沃金、孔子等古今中外的學說探討法的本質,還從正和、零和、負和等經濟學視角闡釋企業之間糾紛的不同表現形態,最后落腳到中華文化的法律淵源和民族精神對一國立法的影響。他將《民法典》分為主體部分、客體部分和權利義務部分三個層次縱向理解《民法典》的結構和內容,通過典型案例深入分析了外商投資和貿易制度、國際貨物買賣公約、國際商事合同通則及《民法典》作為自貿區制度淵源性法律文件的重要意義。
本次講座是省貿促會“道德講堂”系列活動之一,也是加強干部培訓教育工作的具體舉措,會機關黨委為每名黨員購置了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》叢書。下一步,全省貿促系統工作人員將以《民法典》為學習重點,在原原本本、逐編逐條學的基礎上,深刻把握新理念、新原則、新變化、新亮點,立足工作領域和條線要求,學先學透、學精學專。